有没有关于牡丹花的诗句(有没有关于牡丹的诗句)
牡丹,色泽艳丽,玉笑珠香,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
唐代以来,牡丹之盛,唯有洛阳,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
唐朝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正是描写洛阳城的景象。
又到了牡丹花开放的季节,让我们品读古诗来一场高品位的“云旅游”吧
01、《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2,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4,花开时节动京城。
解评:
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暗示了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
02、《惜牡丹花二首》
【唐】白居易
其一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其二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⑸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解评:
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来迟,待到牡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而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这组诗第一首却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03、《牡丹》
【唐】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解评:
罗隐是晚唐道家学者,这首“牡丹”诗,也牵涉到道家故事。据《酉阳杂俎》载:相传韩愈之侄孙韩湘,学道成仙后,曾劝韩愈也弃官学道,韩愈不肯,韩湘曾于初冬,令牡丹花开数色,预言韩愈未来之事,后皆应验,使韩愈为之震惊。罗隐这首《牡丹》诗,似取乎此。
04、《红白牡丹》
【唐】吴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解评:
诗人先借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为了能一直与牡丹花相伴自己愿意变为蝴蝶;而借鲁阳挥戈的典故,表明希望时间倒流从而留住美好的牡丹花。
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惜别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无力改变唐朝危局的无奈,希望有力挽危局的人出现。
05、《和僧咏牡丹》
【唐】吴融
万缘销尽本无心,何事看花恨却深。
都是支郎足情调,坠香残蕊亦成吟。
解评:
做为出家僧人,按佛祖的训戒,是必须清心寡欲,超越凡尘的。留恋风花雪月自然难脱尘缘,至于由吟诵花木而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社会的更替兴衰,则恐有离经叛道之嫌。诗题中这位诗僧看到牡丹香坠蕊残之后偏偏尘缘未了写了一首诗,抒发了他看花之后内心的极度伤感和悲哀。吴融看过之后,写了这首和诗,委婉地对这位僧人加以讽劝,表现了诗人晚年时对人生、对社会的达观态度。
06、《杭州开元寺牡丹》
【唐】张祜
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
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07、《牡丹》
【唐】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阴成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08、《牡丹》
【唐】李山甫
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
知君也解相轻薄,斜倚阑干首重回。
09、《牡丹》
【唐】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解评:
此诗以轻松平淡语言作侧面讥刺。前两句叹牡丹价格昂贵而豪家权门挥金如土满不在乎。三句转出,末句直抑。以物比物,写牡丹花与普通蜀葵花差不多。全诗谴责官僚贵族豪华奢侈,任意挥霍民膏民血,同时流露出反对奢靡浪费和对民生疾苦的隐忧关心之情。
10、《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解评:
这首诗没有具体描写牡丹花的漂亮,而是通过赏花者的主观感受间接表现的。牡丹在景物中独占鳌头,引起诗人无比的赞叹,从而既可见牡丹之美,又表现了诗人对牡丹花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