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讲坛」手机行业的“内卷”漫谈(手机市场内卷)
为什么我会起名福娃讲坛,大家可以去某博看看我的主页就知道了。
提到“内卷”,是最近非常流行的词汇。其实社会到达现在的水平,内卷已经成为了非常正常的事情。不仅仅是手机行业,各行各业都进入到内卷状态。我们熟知的滴滴出行,现在被一众平台和横空出世的T3出行内卷,教育行业大内卷以及汽车行业高度内卷等等等等,都在无时无刻的发生着。
当然,在专门谈手机行业“内卷”问题之前,咱们还是按照惯例,说说什么是“内卷”,以方便大家巩固定义,理解不走偏。
我们先来看度娘对“内卷”的解释:
再来看看阿狗的解释
大家看到了吧,两种解释大差不错(通过词条搜索定义,你是不是也发现了搜狗百度的内卷?)
我个人的一个定义解释:在一定空间内没有革命性的突破之前,在场的人抢夺有限的资源而发生的社会现象
当今社会,各行业都有触摸天花板的迹象,所以你看到“内卷”丛生的现象时,不要惊讶,因为这很正常。想想当年的社区团购业务刚开始发展时,谁家会关心友商怎么干?现在呢,恨不得掐死友商。
“内卷”出现的三个表现:
上层监管加强,或者说是频繁的行业整顿,监管
客户服务难度加大
行业内部培训大量增加
当今最明显的行业案例:证券,保险,银行
那么回归到现在
好了,那么咱们再回到手机行业。当前的手机行业,成为了另一个逐步严重的“内卷”旋涡区。手机行业形成大“内卷”的原因,以及“内卷”的历史,我们一一道来。
手机的“内卷”,是分为两个时间节点。这两个时间节点是随着iPhone开始分割的。iPhone分割两个时间节点的重要突破技术,是触摸屏的“电阻屏”过渡到“电容屏”时间节点卡主的。在“电容屏”普及之前,“电阻屏”统治着触屏手机的天下,但也就是起到“触摸使用”的作用。当年摩托罗拉,多普达等很多机型都有推出“电阻屏”手机,但使用效果与机械按键没有太大区别,移动电话依旧是移动电话,与手机概念相差甚远。在苹果推出一代iPhone普及“电容屏”后,色彩显示,多点触控,灵敏度,环境适应性以及屏幕寿命等各项参数产生了质变性质的提升,使得移动电话不再是单纯的电话,而变成了比笔记本还要方便的便携式多媒体,手机概念产生了(注意,手机与手机概念是两码事。以前的大哥大你也可以成为手机,但行业解释那就是移动电话,手机赋予的功能要远远多于移动电话)。
2007年1月9日,这便成为了手机行业两大“内卷”的时间节点。
在时间节点之前,由于历史有些久远,简单地跟大家一说。那时候智能机不是没有,但技术很难与那时的移动电话所区分,销量也难以与之相比。时间点之前,移动电话占据霸主地位,诺基亚是行业领头。当时的诺基亚在N系列推出了以Symbian(塞班)系统S60为主导的操作系统,应用在N系列手机。后来的5系触屏手机是用电阻屏为代表的智能平板手机。我当时用过大半年的5230,触屏灵敏度以及娱乐能力的确让我有点后悔入手。随之而来的则是三星,摩托。三星当时主导微软CE系统,偷摸开发从诺基亚买来的MeeGo,而摩托罗拉比较硬核,直接将Linux移植到自家手机上。不过说实话,除了诺基亚5系销量还勉强看得过之外,其他家手机并未有多少销量的表现。此时的“内卷”已经打到的移动电话的天花板,而触屏智能手机没有任何突破,2.5G网络下比拼谁的外观,屏幕和信号好,谁就占有优势。如果能多出一点拍照,音乐和视频,那么小众市场会取得比较不错的表现。此时没人关心售后,手机销售不定时培训以突出手机卖点。而消协对手机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信部对“合约机”的监管是所有周期内最强的。“内卷”的参与对象,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国产一众手机以及山寨机。
在度过2007年1月9日时间节点后,苹果公司突破的手机形态的限制,在当时各大厂商还在论证“电容屏”可行运用时,率先普及了“电容屏”在初代iPhone上的应用。当然中间也遭遇到了量产难题(是不是与小米有点像),直到同年6月29日首批初代iPhone出货。出货后的iPhone好评如潮,在使用“电容屏”解决了屏幕基础素质后,苹果就有的大幅的空间来开发手机的交互应用以及硬件改变。这就促使了节点前的大“内卷”结束。单一移动电话的功能机几乎全被淘汰,而此时跟上“电容屏”脚步的,则是三星,从多普达转身的HTC,屁股后面跟着的二线厂商多数也是在屏幕技术储备较为充足的LG等。国产手机此时死伤无数,而诺基亚为了跟进推出Lumia系列,最终也难逃缓死的命运。
节点过后,很长一段时间是节点前的行业厮杀,但也给了一些厂商崛起的机会。2009年魅族看准了内卷的节点起落直接从生产MP3,MP4的企业转型做出了国产成功的触屏手机M8。魅族的成功促使以前在“山寨机”范畴打擦边球的金立,以及天语酷派看到了希望,纷纷转产。此时很多厂商在做硬件的同时也在研究使用何种操作系统。IOS的封闭性使得各大厂商难以嫁接,windowsCE在魅族与三星部分机型运用相对比较成功,但高昂的授权费以及贫瘠的应用和兼容机适应性差,开发难度也是望而却步。最终所有厂商都瞄准了2008年推出的开源Android,因为开源的原因汉化在国内没有任何支持下已经被民间开发者完成,机制以及开发能力都是现成的,何乐而不为?
在节点后数年时间里,智能手机进入到野蛮增长的发展状态。厂商忙着配硬件,打供应链,只要手机能卖得出去,根本就不怕系统适配问题。而在民间Android组织和个人都在蓬勃发展,其中有一个突出组织博得了多数粉丝的支持,就是MIUI。
2011年8月16日,经过小米初代领导集体的一致决定以及至少两年的准备,发布了小米初代手机小手机1。2012年华为余承东到来后改革并且加入了对芯片的研发,使得智能手机市场更加的饱满。
但是新节点的“内卷”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这还是得从iPhone开始说起。
乔布斯的离世对科技圈影响很大。自库克上台后,苹果的产品策略从“技术”全面转向了“营销”。5代是iPhone次世代,自从6代之后消费者的换机欲望开始降低。到了7代便愈演愈烈。此时的手机圈开始了节点后的第一次“内卷”。
此时圈内小米刚刚从Note的影响中走出来,发布的小米5遇到滑铁卢,依靠红米系列渡过了艰难的时光。此时的小米不得不放下身段,去打千元机的空白市场。此时的华为陷入的Mate8与Mate9的两年断档期,依靠P9支撑到了2016年底。魅族发布了MX与魅蓝,其实境况也并不是很好。当年手机圈的大赢家,是依靠拍照与充电双突出的OPPO和VIVO彻底的黑马出世。行业“内卷”大家都不好过,OV靠“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以及“柔光双摄,照亮你的美”突围。而在行业内另一个突围的赢家,则是凭借曲面屏,触控笔的三星S系列。此时内卷的胜利者,凭借S6,S7的OLED柔性屏成为了另一个大赢家。
当然,此时还出现了另外一件事情,各家从Android5.0开始,逐步地收紧开源。在IOS强大的闭环生态面前,民间组织的开源系统,都会被各大硬件厂商干掉。首当其冲的就是小米。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小米不再允许随意开放BL锁,。这也标志着,野蛮无序的发展就此结束了。
当然,各家都要抢资源。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如果想发展,必须要得到更优质的资源。小米培养的米粉,现在已经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华为的培养的客户群保证中高端的客户可以持续消费。每家都在努力地寻找突破与未来,而苹果的做法,就是:涨价。
随着第一次内卷持续发酵,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程度也越来越高。怎样突破呢?其实这里大家都会发现,每一次手机行业突破内卷,总是先从屏幕开始的。而突破后的再次内卷获胜者,却是摄像系统优秀者。我在这里提前总结了一下,咱们继续往下看。
第一次内卷结束,源自于两件事情的发生:
2016年10月25日,小米Note2发布会上,雷军在送梁朝伟下台后公布完小米Note2的价格后,掌声平平。接着,雷军放出了一个神秘新品,小米MIX一代全面屏手机。自此之后,包括苹果,三星等厂商在内,所有的手机屏幕形态全面改变。
2018年底至2019年初,三星Note7爆炸门导致三星在中国全面撤退。
三星的撤出,使得中国市场减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尽管国内前三炸疑点非常的多。当时全面屏虽然出来,但因为对全面屏的概念还没有完全统一的认知与定义,所以并没有得到各大厂商主力机型的全面普及。以小米MIX代表的下巴,苹果代表的刘海和三星代表的双窄是当时主要的全面屏代表。再后来走出了滑盖全面屏,水滴屏,都证明销量并不是很理想。但MIX拯救了小米,虽然在后来的小米8刘海屏与小米9的水滴屏验证并不成功,但最终小米10的挖孔屏被验证是全面屏当前最合适的形态。这就来到了第二次内卷的时间点。
说实话,第一次内卷随着MIX的大获成功带动了行业再度进入到野蛮-验证的时代。随着验证的结束,挖孔屏代表的全面屏阶段正式进入到了二次内卷新时代,以致于我们现在依旧处于二次内卷当中。
这次内卷的特点,模具雷同化,屏幕雷同化,配置雷同化。这次内卷目前谁占上风?答案是小米。前面我跟大家说过,手机行业内卷的结束在于屏幕技术的突破,而内卷的赢家则是摄像系统的赢家。前代内卷赢家OV赢在摄像系统,三星虽凭借屏幕优势却也是赢在了成像系统之上。本来全球销量已经进入王者的华为有极大希望在二次内卷获胜,却输在制裁之上。所以在这几年影像系统不惜代价发力的小米则凭借1亿像素优化成为了二次内卷的赢家。
或许摸到了这样的规律,小米在憋了三年后,终于要在屏下摄像头技术上下手了。小米MIX4是挑战屏幕最后那点区域,是否能赢我们都不知道。但敢于挑战,勇气可嘉。
最终说回来,二次内卷的结束,依旧还会在屏幕上有所突破。这种突破,极大可能是在屏幕形态上的突破。无孔全面屏真的就是最终形态吗?未必。今年在小米电视中大家是否注意到一款透明电视的发布?虽然价格49999,估计也不会有谁真的去买,但是……自己细品吧。
还是到了文章的结尾。小伙伴们都在想,为什么手机突破,结束内卷为什么从屏幕开始?
文章的最后给大家讲讲为什么。咱们再回到节点看到“电容屏”与“电阻屏”的区别。如果有幸能去把两种屏幕拿在手里把玩一下大家会发现,交互体验可是天与地的区别。手机拿在手里,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人机交互才有实际意义。当从“电阻屏”过渡到“电容屏”后,手机的空间将会得到巨大的释放,可以将更先进的硬件植入其中,并且软件编程也会向更便捷的交互方向进行。当手机的屏幕变成全面屏的时候,同样大的手机,屏幕更大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保证手机不再扩充体积而得到更大的屏幕。同时更先进的发光材质使得手机空间得到节省,从而将手机做的更加轻薄,摄像系统也会做的更加的精粹。这都是屏幕技术的突破带来的变化。
当然,还要再说一下。内卷不见得是好事,但也不见得就是坏事。坏事的部分大家在网络上深有体会,MIX全面屏发布后,网络喷子与黑子是不是少了很多?内卷斗争逐步抬高的时候,黑子和喷子也越来越多是吧。好处就是带来的产品越来越牛逼,毕竟大家都希望在内卷中活得好好地。
(理性文明评论,健康你我他。欢迎转发关注连赞,我会为大家带来更多内容)